会员之家
当前位置 : 首页 > 会员之家
关于我省农产品“公转铁”难点问题调研及相关改善建议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9-05-07浏览次数:81428 次
根据云南省铁路运输第125次联席会议要求,由省交通运输行业协会牵头,省工信厅、昆明局集团公司及相关有意向的物流企业参加,针对我省农产品“公转铁”难点问题展开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过程
3月19日,在省工信厅交通与物流处的支持下,协会组织召开了我省农产品“公转铁”调研筹备座谈会。省工信厅交通与物流处、昆明局集团公司货运处、生活段、中铁集装箱昆明分公司、中铁特货昆明分公司、云南中诚信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云南德高物流有限公司等部门领导及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省工信厅交通与物流处孔令海处长介绍了本次调研的背景及要求,参会人员分别就我省目前农产品“公转铁”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及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相应政策扶持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座谈,并初步形成了调研方案。
3月25日,协会召集会员企业昆明驿商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听取了该企业在百色东站的初步调研情况。
3月27日—4月1日,中铁特货昆明分公司、云南中诚信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赴沈阳、北京大红门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将考察情况与协会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
4月26日—28日,云南中诚信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赴广西防城港进行实地调研,并将调研情况反馈至协会秘书处。
二、我省农产品“公转铁”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
结合2月28日,省工信厅、昆明局集团公司组织的通海县及河口县调研情况,现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我省农产品“公转铁”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归结如下:
(一)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时效性差。
(二)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灵活性差,一旦装运,目的地不能轻易改变,而公路运输一旦原先设定的目的地市场发生变化,货主可灵活变更达到地点。
(三)目前的政策,铁路运输装卸方案,只能单品类装车(箱),而且为提高运输时效,必须编组成行,货物同时到达目的地,对市场冲击大,且加大货主资金占用,延长回款周期,对货主的终端销售造成压力。
(四)目前的政策,铁路以车(箱)标计重,但果蔬装卸,特别是单一货品一般装不够吨位,增加了货主成本。
(五)通过铁路运输,装卸环节多,造成果蔬到达市场时毁损程度大于公路直达运输。
(六)涉及跨境农产品贸易与物流,对比河口口岸与广西凭祥口岸:两地均通铁路,同为国家一级口岸,但河口口岸在进口农产品种类、货物经铁路、公路转运至国内各城市的快捷性及运输成本、地方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均不具优势。
三、促进我省农产品“公转铁”工作的相关建议
2018年,我省蔬菜产量达2077.76万吨,农业产值446.7亿元,近70%的蔬菜产品销往全国150多个城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了冷链、餐饮等多个产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产品“公转铁”工作奠定了必要的货源基础。而农产品的“公转铁”涉及到供应链模式、铁路设施装备及物流精细化水平、地方政策补贴支持等多方面。通过调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发回头货源,为铁路冷藏运输提供回程货源保障,优化运输组织模式,丰富列车编组形式,实现小编组运行,可能是一定规模农产品外运争取时效性的必须选择。
(二)铁路承运方在装载方案、计重方案、运价机制上作出相应调整。按照国家对铁路运输价格市场化改革的统一部署,落实运价调整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三)地方政策补贴支持是农产品“公转铁”成功的关键,可结合通过议价方式给予铁路运价下浮优惠、并争取搭上政府补贴班车获得地方政策支持。可争取省工信厅方面铁路无轨站及国际联运政策支持,争取省商务厅方面跨境物流补贴政策支持,并寻求省农业厅相关政策支持。重点关注“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3.6亿元企业扩销促产铁路运输专项资金”和“1.5亿元蓝天保卫战“公转铁”专项资金”两项资金补助,争取获得相关农产品运费补助。
(四)采用先进技术,改善设施装备,投入改良保温车(箱)。鼓励开行铁路冷藏运输线,以铁路冷链为载体组织农产品“公转铁”的多频次、多样化冷链运输班列。
(五)以项目带动“公转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支持有意愿果蔬外销企业及农产品外运物流(供应链)公司,以项目为支撑点,按项目逐一试点研究运作模式,逐步探索适合我省农产品“公转铁”的可行方案,争取零的突破。
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协会
2019年4月30日